昨天在星周洲副刊教育版上看到了一篇觉得非常贴切管用的文章 ,探讨为什么父母总是在批评,如何按耐不住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给孩子好让他们走少一些‘冤枉路’而忽略和剥削了孩子选着做事情的方式。
不是想把人心当狗肺,只是,当父母提议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让孩子有选着的余地?可能孩子的方式更适合他们自己呢?个人觉得这道题不单是亲子关系该探讨,对朋友和身边的人也一样。且来看看其中两段文:
文 一:
“管”,很多时候就带着批评--你这样做不好,不对,不够聪明:带着不信任--我觉得你肯定做不好;带着不平等,按我的方法来做才是更好的。
文二:
你为什么不?
批评是批评,指责是批评,比较也是批评。 还有一种隐性的批评也值得警惕,就是 “你为什么不。。。?
你为什么不减肥啊?你为什么不去健身房啊?你为什么不结婚啊?你为什么不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你为什么不让小孩练钢琴啊?最近还被朋友很有创意的问,你这么有才华,为什么不做一份更能发挥才干的工作?
貌似是一个关心的建议,而背后的潜台词是,你完全可以更好,但你竟然没有做到,说明你还不够努力,你还不够好。
(以上两端取自星洲副刊-快乐家庭)
我个人是不抗拒别人给于建议,但是,我也希望当建议不被接受时,建议者会试着了解为什么,试着聆听,而不是一句‘硬颈’ 、‘固执’ 就抛过来。因为这样不是建议,而是看似客观的隐形命令了。
同样的如果别人以不一样的方式完成一项动作,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先按耐着自己,让别人去探讨自己的方式,然后才给于意见呢,甚至不给于意见而是给于肯定?
就如英国作家劳伦斯提出的教育三原则(也是取自报章):
一,别管他
二,别管他
三,别管他
当然,对某些过于关爱孩子和身边的人来说,这举动要拿捏得当,比登天还难。我们,是不是也在不知觉中,犯了这毛病?
7 comments:
*Like* x1000000
Spot on.. really tension when people "concern" in that way...
Gee, I wish I could read your "pieces of mind"......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責任呀, 那個所謂的"别管他"作家我非常不認同囉.. 真的是由他們自生自滅嗎?? 我是贊成適當的管教, 至少要有溝通嘛..
RealGunneer, can understand that too. hhahahaha
LG, its about criticism and 'suggestion' ... tell u more later ya.
SK, 其实是我断章取义啦,别管他是指先让孩子尝试,用他们的方式去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一味干扰,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当然,如果孩子要尝试毒品,我会硬试的say no! hahaha...
那天你發表後我就想留言但不知忙甚麼去了,哈。我想說我那天也看到副刊這內容,看完也覺得很好,想寫寫東西分享,然後就在你這裡看到了^_^
仪,很奇妙的联系吧?哈哈哈。。
教育是最難的,我覺得為人父母肯定會如上面所說,無可避免。因為那自己的最愛,當在愛人面前,我們表現的總是失於常理!哈
Post a Comment